据报道,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视联动力参与建设的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预计在9月末上线,助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视联动力中标“互联网+监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中的“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
回顾今年3月,视联动力产品和解决方案中标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中的“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当此之时,市场主体数量井喷式增长、新经济新业务蓬勃发展、信息化带来新的风险场景和风险特征,亟需监管机构“以科技对科技”去积极应对。
如何设计一个既能确保数据安全,又能支持依赖其收集和使用政府治理信息的监管框架呢?
异构于互联网 筑牢监管“防火墙”
“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采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传输技术,经公安部权威机构检测,不存在已知安全漏洞和后门,IP报文无法穿透,能结构性防御系统漏洞、病毒蠕虫、DDOS攻击、间谍软件、恶意攻击、流量异常等安全威胁。“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支持端到端国密算法加密,系统网络通过了等保三级认证,有能力为核心部门提供有安全保障的通信服务。
完善穿透式监管的技术基础
“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运用大数据、视频分析、视频融合等新技术,以“非现场监管”的形式对各类事项进行监督管理,非现场监管系统将视频监管资源、物联网监管资源、远程大屏监管资源纳入其中,在一个系统中实现非现场监管展示,并支持视频图像智能分析,自动从海量视频中发现和定位问题,支持视频监管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看得清”向“看得懂”转变。
一屏通览系统界面
灵活整合传统的组织架构
传统组织架构不够灵活。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纵横贯通连接各级各类涉及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单位,联通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时向基层(市、县)延展,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统一规范、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互联网+监管”体系。
除此之外,“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还打通了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部门的视频连接,以视频化的手段实现了非现场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综合监管、协同监管、“智慧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开放、共享、公平的非现场监管
“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作为“互联网+监管”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公共入口和通道,通过“一屏通览”将各级监管部门的视频资源和应用系统资源在一个屏幕上汇聚展示,打破了各级各部门监管视频资源、业务系统横向不连接、纵向不贯通造成的大量“信息孤岛”的壁垒,加快推进了跨部门联合监督、综合监管,实现了高效统一的非现场监管。
视频融合调度系统界面
通过“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连接各部门及政务服务场 所的办事窗口、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的电脑桌面,通过办公电脑 “一屏通览” 双向互动系统的屏幕共享、视频监控图像采集分析等手段监督办事流程,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办理程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与优化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食品安全远程监管应用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食品安全远程监管应用系统”成功保障了五届博鳌亚洲论坛食品安全,利用平台的监控融合功能将多种异源异构的监控设备、监控系统集成起来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同,对厨房加工环节全过程的监控视频进行集中查看;支持固定点视频接入、移动视频接入等应用形式,通过智能视频分析应用辅助提高监管效能。
视联网系统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食品安全远程监管应用
支持分级部署联网应用,有效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支持多级、多区域、分权限管理控制,各级指挥中心能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调取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在查看监控的同时完成多方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食品安全远程监管应用系统”实现了“明厨亮灶”的应用形式,成功保障了博鳌亚洲论坛食品安全工作。
“信息大同”渐行渐近
“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还能充分整合利用已接入的数百万路视频监控资源,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视频大数据技术、视觉计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结合监管部门自身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化扩展,面向远程政务服务、治安监控、食品安全监控、环保监管等领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视频监控融合指挥平台”整合利用已接入的数百万路视频监控资源
这一方案能将监控视频、物联网信息、地理信息、各部门各类监管业务系统和软件界面等多种关键业务功能整合到一套系统平台上,实现了音视频资源的高效整合,可以应用于“互联网+监管”的很多细分领域,监管部门可实时、全面的掌握现场事态,提供高效的沟通和会商协作能力,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鼓励通过视联网作为非接触式监管方式提升执法监管效率。并指出要充分发挥视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对信用监管的支撑作用。
“人在干、数在记、云在算”,信息化时代,任何公共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有了以科技手段为支撑,政务服务实效性必将大幅提升。未来,视联动力将继续依托自主可控的创新技术,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助力政府便民服务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快速构建形成统一规范、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全国“互联网+监管”体系,让监管更加规范、精准、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