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安全网络底座
分享

背景介绍

自主可控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要求“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相关文件也对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能力,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提出了明确要求。

方案简介

视联动力按照“安全高效、整体协同、集约共享”的理念,构建“1+5+X+N”视联网底座总体架构体系。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密算法加密能力的视联网技术为核心,采用视联动力“三栈三待”(支持IPv4/IPv6/V2V三种协议)组网设备打造“1”张高确定性网络,在网络之上建立“5”大业务应用体系——大规模视频会议、监控汇聚共享、安全数据通信、移动视频业务、政务网异构备份,对“X”套云端应用系统和终端电脑实施安全防护,探索与“N”张新兴业态网络实现业务融合和应用创新,助力算力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数字产业能效跃升。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7.png

主要功能

视联网底座主要围绕跨级开会、协同指挥、网络抗毁、信息安全、政企融合等应用需求进行核心功能设计,面向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以下功能服务。

①固移结合视频会议服务。利用视联网技术构建固定点位、移动点位之间的高清、双向、实时、安全通道,形成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视频会议“一张网”,提供超高清、大规模、固移结合的视频会议服务,满足视频会商、政务传达、指挥调度、移动视频通信等需要。

②视频监控汇聚共享服务。依托视联网底座的通达性优势和安全特性,在不改变原有IP链路的前提下,为视频监控资源提供一条就近且安全的接入通道,联通公安、交通、城市管理等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解决视频监控联网融合共享难、资源调度难等突出问题,有效支撑跨区域跨部门视频共享、监控调度、应急处置、智能研判等智慧应急需求。

③政务外网异构备份服务。采用“三栈三待”组网设备构建非IP的视联网可作为政务外网的异构备份网络,实现全路由、全承载、全备份,推动政务外网和视频网资源整合,提升政务外网集约化建设水平,保障政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提升政府关键基础网络设施的安全防护和备份能力。

④云端数据安全加固服务。在兼容原有安全建设的基础上,利用视联网技术为云应用服务和云数据库服务构建异构隔离保护区,实现对云端重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加固,有效抵御各类网络攻击,防止云数据丢失泄密,进一步提升云数据资产的主动安全防护能力。

⑤安全数据通信延伸服务。基于视联网技术构建一张安全可靠的数据通信传输网络,在TCP/IP模型基础上简化协议层级的通信模型,具备自主地址标识和面向连接的分层寻址机制,有效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延伸至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确保政务、算力、物联感知、工业互联、车路协同等应用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

⑥终端数据安全防护服务。采用视联网底座提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标识技术,以及国密算法加密认证与通信机制,为政府和企业的重要终端电脑提供软硬件、通信端口、业务连接、用户身份和权限的细粒度管控,对端到端通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保障终端应用环境和数据安全。

⑦新兴业态融合承载服务。探索将视联网作为承载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的高确定性网络,实现与算力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兴业态网络的业务融合与应用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赋能数字政府高效治理,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特点与优势

1.一网多用高价值

融合承载数据服务和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服务,实现基础网络统建共享,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应用,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系统具有极高确定性特征,技术指标领先,可以承载算力网、工业园区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业态的业务,能够进一步推动网络资源整合、效能提升、一网多用与一网多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建设合规高安全

自主通信协议底座网络支持V2V、IPv4、IPv6。采用V2V协议设备建设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免疫IP协议弱点、安全漏洞以及各类针对性攻击,抗攻击、防断网;兼容现有信息系统,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当IP网络遭受攻击,业务可平滑切换到非IP线路,增强信息系统整体抗攻击、防断网、抗毁顽存能力。

3.节省投资低成本

基于现有视联网线路开展底座网络建设,无需对网络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设备及链路资源可以综合利用,且能够融合承载数据服务和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等服务,以及算力网、工业园区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业态的业务传输,一网多用,可以避免重复投入,节省财政支出。

4.兼容融合新业态

各种新兴业态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具备极高确定性特征的视联网技术应用与生态建设,不仅能更好地服务区域内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百亿级规模发展;还能催生一大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应用、新的服务;更能带动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产品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0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