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作为自主创新的研发技术,“视联网”实时视频交换系统打造覆盖全国的超高清远程医学卫生专网,为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等方面提供融合发展、可供复制的示范案例,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一个屏幕的距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一、“视联网”系统协助“健康中国”战略推行
“十二五”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为了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医联体建设,是进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议题。
目前,我国医联体建设仍暴露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表示,加快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联体建设精神,“视联网”实时视频交换系统打造覆盖全国的超高清远程医学卫生专网,为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等方面提供融合发展、可供复制的示范案例,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一个屏幕的距离”,推进医疗资源下沉,让“云义诊”变为现实;促进分级诊疗,让患者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抗疫期间,还承担跨国连线,助力国内外专家分享抗疫经验,加强多国交流。
二、“视联网”系统助力福建医联体建设
根据福建省卫健委提供的信息,2018年9月,全省已构建各级各类医联体302个,覆盖医疗机构总数719个,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福建省还将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范围扩至41个县(市、区),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福建省医联体建设科学、规范、健康发展,视联网助力福建省成立“新冠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完善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进信息化建设,让患者享受远程医疗服务;利用“视联网”系统能够跨级、跨域、跨部门安全高效地互联互通的特点,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目前,福建省上千家医疗卫生机构已经纳入“视联网”远程医疗系统。
三、“视联网”系统均衡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
2020年基于“视联网”系统,疫情期间,福建省仅用4天时间就成立了省级新冠肺炎远程指导平台,接入全省9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实现了全省疫情应急远程会诊网络全覆盖,截止目前,依托该平台全省已累计巡诊新冠肺炎病例1700多例次,远程诊疗马来西亚、加拿大、罗马尼亚、波兰、法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塞尔维亚、加纳等海外国家诊疗32次,截至今年9月中旬,共远程巡诊近2000例次,远程会诊危重型近600例次,为福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新冠肺炎远程指导中心架起突破空间的抗“疫”通道,开启视联网服务远程医疗模式。
福建省新冠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
福建省新冠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
“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融合5G、“视联网”系统、AI影像诊断技术,构建了便捷、灵活、高效的新冠肺炎远程指导平台,实现检查检验报告、影像、视频等数据同步传输。专家组通过该平台每日对全省17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巡诊,规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高救治率。
抗疫期间,福建省立医院移动诊疗车发挥了大作用,诊疗车上装载“视联网”系统,为远程医疗专门打造,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屏幕随时查看病区和患者的实时情况,多学科的专家在后台可以实时开展会诊,实现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视联网”系统将专家服务延伸至隔离病房患者床前,有利于专家把握病情,提升诊治效率。
四、“视联网”系统连起福建医疗信息“一张网”
“健康中国”战略给各医疗机构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纵观医疗卫生信息化近30多年的发展变化,结合国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举措。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传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医疗健康的需要,未来必定朝“区域化、集团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视联医疗积极探索和创新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模式,多措并举、统筹规划,整合医疗资源,使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互相协作,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分级诊疗,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视联网”远程指导平台充分发挥了“视联网”系统的灵活性,不仅在疫情期间为福建定点医院开展疑难、危重症病例会诊、医疗救治技术培训等服务,同时向援鄂医疗队提供强力的远程支撑。
01 “视联网”系统让“云义诊”变为现实
2020年10月30日,福建省政协组织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红佳使用“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对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卓洋乡前洋村、下党乡下党村,两个基层乡镇进行“云义诊”。在义诊的过程中,患者在屏幕的另一端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赵红佳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平台与患者进行实时交流,给出治疗方案。
专家们使用“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与患者实时交流
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平台对乡镇居民进行“云义诊”,在福建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9月22日,由福建省政协组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带队,前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卓洋乡前洋村、下党乡下党村进行下乡义诊。福建省政协委员、省立金山医院院长、省老年医院院长、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郑铭,在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远程会诊中心使用“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对两个基层乡镇进行“云义诊”。
目前,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单位,福建省已完成建设覆盖福建全省、市、县、乡、村1000+医疗机构的医学卫生专网,在疫情期间,福建省仅用4天,就建立了福建省“视联网”远程指导平台。该平台接入了福建省91家新冠定点救治医院,实现了全省疫情应急远程会诊网络全覆盖。
02
“视联网”系统方便抗疫经验跨国交流
福建省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组织专家为加拿大、法国、波兰等9个国家和地区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截至今年9月中旬,共远程巡诊近2000例次,远程会诊危重型近600例次。疫情期间,各专家每日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对所有省内定点医院进行常规性的远程会诊。
2020年3月25日,福建省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开启了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首场跨国远程医疗合作;4月5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远程指导中心,福建省医疗专家、疾控专家与加拿大医疗专家、流行病学专家通过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举行“中加抗疫与防护经验交流会”。
中马抗疫与防护经验交流会现场
中加抗疫与防护经验交流会现场
“视联网”远程会诊系统能够跨级、跨域、跨部门安全高效地互通互联,且具备“低延时、超高清、大规模、实时、双向、安全”传输视频的特点,视频质量可以达到超高清品质的特点能够满足疫情期间出现的跨国联动的通信需求。
五、视联医疗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视联医疗是视联动力旗下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协同服务平台,为医联体和医疗机构之间开展远程医疗相关服务。视联医疗依托视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视联医疗基于“视联网”系统,打造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村互联互通的超高清远程医学卫生专网,专注于远程医疗、区域医疗、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医疗健康、心理健康、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智慧养老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以核心技术和硬件研发能力为基础,自主研发数十种应用软件系统,打造了覆盖全国31个省的运营服务团队,给各级卫生单位、各级医院提供“专网+硬件+软件+服务”的思维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今,专网已经覆盖全国5000+医院和卫生单位互联互通高速路;硬件涵盖4K/8K超高清视频会诊视讯平台终端;倾心打造“智慧健康城市、智慧健康乡村、智慧健康家庭”各种软件信息化系统平台,致力于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医疗卫生安全信息网络”。
未来,视联医疗将持续秉承“使命、创新、卓越、共赢”的价值观,为“健康中国”战略决策做出贡献,视联动力努力实现“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一个屏幕的距离”的愿景,打造覆盖全国的医疗卫生安全信息网络平台。
六、“视联网”系统为“健康中国”提供科技支撑
从“指尖上的医院”到“全周期智慧医疗”,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医疗产业结合,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就医看病。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以解决医联体建设和实现分级诊疗为目标,助力国家医改政策落地实施,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群众享受优质资源、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
视联医疗将继续提供特色突出、融合发展、可供复制的“视联网+医疗健康”示范案例,融合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开放合作,着力打造各地区发展“视联网+医疗健康”的样板。